• 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 信息门户
  • OA

专家讲座

社会学网络讲坛纪要·第二季第四讲 || 赵李娜:传播社会学视野下地方民俗“资源化”的媒体表达

2021年06月11日 
阅读:

社会学网络讲坛纪要·第二季第四讲 || 赵李娜:传播社会学视野下地方民俗“资源化”的媒体表达

 

企业微信截图_20210614234340

202169日晚19:00由beat365官方网站主办,beat365官方网站社会学系承办的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青年社会学者网络讲坛(第二季·总第七讲)“乡村文化治理的质性研究”第四讲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办。此次讲坛有幸邀请到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的赵李娜副教授为我们主讲“传播社会学视域下地方民俗‘资源化’的媒体表述:罗店龙船新闻报道之文本解析”,beat365官方网站社会学系丁晓妮博士与谈,孟令法博士主持,校内外近五十名师生共同参与。

研究对象“罗店龙船”位于上海市西北的宝山镇,在非遗保护与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的背景下,其端午元素得以重新回归与张扬,而这也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或“民俗文化的再创造或构建”。此次讲座赵李娜副教授从以下几个部分解析了与罗店龙船有关的新闻报道:1引言:研究对象—学界现状—析出问题2报道时间:传统节日与现代节庆之“传统的发明”;3、媒体属性:本地媒体主力与地方认同建构;4、语义网络分析:大众传媒的城市文化“编码”;5、主题框架:不同叙事场域中罗店龙船的角色呈现;6、结语:非遗保护—认同内涵。

一、引言:研究对象—学界现状—析出问题

1

罗店地理构造具有多河道沟壑的特点,而在明清时期的端午前后逐渐兴起了划龙船风俗。从总体上看,罗店龙船与其他地区的龙船存在一定差别:一是制作技艺精巧,船内装饰有亭台楼阁;二是在龙船的展演期间有着较多的仪式,包括立杆、祭神等;三是龙船的表演性较强,舵手在划船时有各式各样表演的“花招”。

就现有研究来说,文化复兴与非遗保护背景下的地方民俗资源化实践案例在各地普遍存在,人类学(艺术乡建)、民俗学(龙牌会)或地理学(节庆与地方感研究)等也产生不少经典话题,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地方文化复兴下的“民俗主义”进程或民俗资源化进程,有赖于多方力量的参与,而大众媒介则是不应被忽视的重要文化传播途径。赵李娜副教授发现,2006起,关于罗店龙船的节庆活动、技艺描写及传承现状的新闻报道开始在各类媒介中大量出现。赵李娜副教授通过梳理后发现,针对媒介报到的现有研究进路多为:将报刊媒介对一地某项非遗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包含新闻的选择与建构,而这类研究大略皆可归为以传播学“框架分析”与“议程设置”等经典理论为基础的个案实践。

赵李娜副教授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并结合慧科、知网、读秀等报刊数据平台,编检了2006-2019年间大众媒介关于罗店龙船的相关报道,剔除了其中大量非原创首发转载,共获33原创新闻报道。赵李娜副教授拟通过对这些报道文本进行基于“框架理论”的实证分析与文化批评。赵李娜副教授谈到,她在具体辨识与实践研究上,“框架理论”现已发展出诸如“框架清单”“诠释包裹”“话语分析”“论述结构”以及“三层次结构”等分析方法,为国内外研究者所频繁借用,使文本分析成为媒介“框架理论”着墨较多之处。不过,报道个案的文本框架研究“并无成法”,大多数学者都是基于个案对象之特征来做文本框架分析模块选取的。赵李娜副教授根据个案情况对这些报道的发表时间、媒体归属、语义网络以及主题内容等进行了考察,希望能获知媒体围绕这一传统习俗所努力建构的中心话语是什么,以期探寻在罗店龙船民俗“资源化”的进程中,大众媒介是如何表述与表达的。

二、报道时间:传统节日与现代节庆之“传统的发明”

5(52人)

赵李娜副教授通过对报道时间的分析,发现如下规律:从报道年份来看,大众媒体关于罗店龙船的首发新闻,从2006年至2019年底呈现出先增加后渐趋平稳的态势。观察其具体报道时间,可知端午当日报道为6篇,大端午(端午前后十日)首发报道有22次,占总数66.7%。之所以产生这种时间特征,其直接原因或许是源自2007年以来,罗店龙船文化节被固定在端午期间进行,并成为当地常规端午节俗活动。

据此,赵李娜副教授得出以下结论:(1)除20082012年外,每年报道中都有龙船展演题材,说明媒体报道直接原因是基于以展演为中心的时间关注,其社会背景即是非遗保护观念的流行与深入;2)报道在端午期间的峰值与集聚,也是21世纪以来非遗保护政策的客观现实和媒介反应,这是在非遗保护与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背景下罗店划龙船习俗的文化复兴。实际上,媒体也以其“在场”之态“强化”了二者的重新结合。媒体的“生活”在场体现为媒介在全社会逐渐关注非遗保护语境下,对罗店龙船传承状态,尤其是传承人的报道,多采取人情味较浓的语调进行人物特稿的写作,如《“龙”的传人》《宝山罗店老镇上,住着一个“龙船家族》《寻访宝山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精妙苦无继承者》《罗店龙船制造传人张福成:还原那些“龙”》以及《手艺难,守艺更难!二十年如一日,只为做出“七彩龙船”》等。

赵李娜副教授对新闻报道的意义进行了初步解析,认为媒体对罗店龙船与端午节之联系的强化,是为了凸显“文化认同”。传统节日之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意义与功能在节日研究中已成经典话题,而具体到端午节的文化认同意义,也有学者进行专文探讨。由此,“文化认同”成为明晰罗店龙船报道框架及话语的初步所获。

三、媒体属性:本地媒体主力与地方认同建构

7

赵李娜副教授从2006-2019年间有关罗店龙船的新闻报道中发现,报道以上海本地媒体为主,这体现了新闻媒体与“地方”的密切联系。人们通过文化和媒体的二维度来认识“地方”,进而通过媒介呈现的“地方性”体验“地方感”。其实,媒介本身也具有“地方性”,这从报道罗店龙船的媒体大多出自上海本土即是明证,而这对保护地方文化的有序传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语义网络分析:大众传媒的城市文化“编码”

赵李娜副教授选用Rost News Analysis Tools软件对相关报道进行语义分析,通过提取高频词、行为特征词及过滤无意义词,最后在所有词条中按照词频高低选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100高频词作为分析依据,整理出词频表。分析发现名词主要以“龙船”“罗店”为高频,显示“罗店龙船”的地方文化品牌身份;“端午”紧随其后,预示罗店龙船与端午节的重新结合;“文化节”“上海”“宝山”“活动”等词的高频出现,预示罗店龙船的现代节庆身份与地理标识;“张福成”“张国忠”两位传承人的“榜上有名”,表明了罗店龙船报道关注传承的“非遗”背景。

其中“龙船”作为语义中心与其他词汇共有139条共现;“罗店”作为次级语义中心与其他词汇11次共现;“上海”10词分别与“罗店”和“龙船”各1次共现;其余128分别与“龙船”各1次共现。赵李娜副教授根据以上词语的共现读出了媒体报道中“罗店”龙“船”“上海”10词,是作为报道结构性主题之身份标识出现的,而这为赵李娜副教授进一步厘清龙船报道的框架主题类型带来了便利。

五、主题框架:不同叙事场域中罗店龙船的角色呈现

8

赵李娜副教授对语义网络分析进行了框架概括:

第一,节庆活动框架是罗店龙船报道的主要框架。这方面的报道15篇,占所有报道的45.5%显示出现代节庆活动是罗店龙船演出之最频繁场合,这些报道也展示了罗店划龙船习俗的“文化复兴”之路——2004第四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罗店龙船进行了展示性巡游表演,为“群演”或“配角”身份;2006第五届成为闭幕式主角,预示开始走向公众视野;2007端午龙船文化节为《解放日报》独家报道,这一古老习俗在端午节成公众假日及非遗等文化政策背景下逐渐获得独立身份。此后,一年一度的龙船文化节等都以主角身份出现,而对文化节的常年关注,使其成为地方与媒体双重意义上的常规节庆事件。

第二,文化传承框架的报道共计10篇,占所有报道30.3%,与节庆活动框架的“动态”相对,呈现出静态叙事特征。在此类框架中,罗店龙船作为需要传承保护的地方民俗,多扮演客体角色。

第三,端午民俗框架报道共有7篇,占所有报道的21.2%,暗示在国家非遗和公众假日的“大传统”背景下,罗店龙船作为地方节庆“实践”的“小传统”身份。

第四,文化传承框架的报道共计10篇,占所有报道30.3%,与节庆活动框架的“动态”相对,呈现出静态叙事特征。此类框架中的罗店龙船是作为需要来传承保护地方民俗的,且多扮演客体角色。

赵李娜副教授就此做了一个小结:主题框架的分析清楚探知了罗店龙船在不同场景中的身份与角色——不论是在节庆框架的绝对主角,还是活态传承框架中扮演的被传承的客体身份,抑或作为端午节俗符号,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扮演实践,体现出其传承是在民间自发、政府主导、媒介助力等多元环境下逐渐实现的文化复兴及资源化倾向。总之,非遗保护作为背景,则是前述复兴及资源化的现实场域与宏大背景。

六、结语:非遗保护—认同内涵

赵李娜副教授从媒体如何表达地方民俗文化的资源化角度对本次讲座内容做了总结:对此次研究所涉及到的33篇新闻报道而言,“认同”作为中心话语隐含于字里行间,而“非遗保护”则是理解罗店龙船报道何以呈现“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核心概念。首先,媒体报道将其作为地方特色文化传统及文化品牌,期待凸显地方性并由此获得地方认同效应,这是基于地方感、地方依恋及地方归属的认同宣传。其次,对传统文化及非遗传承的认同也是报道的另一框架维度,这是由人们对罗店龙船之地方认同后所上升的对本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

七、互动与总结

企业微信截图_20210609201253

在互动与总结中,孟令法博士首先对赵李娜副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诚挚感谢。他认为赵李娜副教授本次讲座对研究生来说具有范式作用,赵李娜副教授从文献综述开始对罗店龙船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说明,然后对首要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材料选择,接着运用框架理论对这些材料进行语义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据此可以看到赵李娜副教授非常明晰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思维,从而彰显了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感是传播社会学质性研究一项重要内容。与谈人丁晓妮博士表示,此次讲座令其收获颇丰。她谈到听了本次讲座使她产生了许多思考——当今的学术研究十分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一方面是研究我们今天如何使用媒介来传播非遗知识,另一方面又需要我们去思考与现代媒介传播方式不同的旧传播方式,比如歌谣,这些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是不是也可以纳入传播社会学的框架当中来。

有听众问到,如何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去研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社会已无法考察),或如何利用现当代资料去讨论,有没有具体建议。对此,赵李娜副教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传承性的,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历史观照,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去复原那些已经消失但为经史子集记载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如果想认识或了解那些属于既往的“遗产”,可以基于典籍文献进行历史民俗学或社会史方面的研究。

通过本次讲座,赵李娜副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框架理论到语义分析来理解传播社会学视域下地方民俗“资源化”的媒体表述。于此,再次感谢赵李娜副教授的精彩讲述,感谢参与本次讲座的校内外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

 

上一条:讲座纪要 徐赣丽:公共空间与乡村治理
下一条:公司举办了社会科学实证研究工作坊(01讲):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及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