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 信息门户
  • OA

专家讲座

民俗学网络讲坛·第三季第四讲 || 王加华:作为人群聚合与社会交往方式的节日——兼论节日对基层社会建构与治理的价值

2021年05月17日 
阅读:

民俗学网络讲坛·第三季第四讲 || 王加华:作为人群聚合与社会交往方式的节日——兼论节日对基层社会建构与治理的价值

作者:王伽羽梓

企业微信截图_20210522203810

2021年5月14日晚19:00,由beat365官方网站主办,beat365官方网站社会学系承办的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青年民俗学者网络讲坛(第三季·总第十五讲)“传统节日与移风易俗实践”第四讲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办。此次讲坛有幸邀请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经理王加华教授主讲“作为人群聚合与社会交往方式的节日——兼论节日对基层社会建构与治理的价值”,beat365官方网站社会学系付海鸿副教授与谈、孟令法博士主持,校内外1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2

王加华教授以何为节日这一话题引出讲座内容。王加华教授认为,节日即年度周期中具有标志性和特殊意义的日子,并将节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广义的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包括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纪念日(如国庆节、护士节)、新兴(外来)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而狭义的节日则仅指传统节日。随后,王加华教授主要对节日所具有四大特征做了详细解释。

就节日的“聚合性”或“群体性”来说,王加华教授指出,节日本质上是一种由“人”所创造并践行的社会文化活动。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产物,需要交流。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则民俗学要研究的本质内容(对象)之一。在节日是“群体性”活动这一点,王加华教授提出群体性代表着两个以上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才能成立,比如春节不仅是家庭成员得以聚合的最好时机,而邻里亲戚间的相互串门与拜年等更体现了这一特征。除此之外,社区举行的文艺演出以及区域性庙会活动等呈现了节日的“群体性”。对此,王加华教授还以胡集书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群体性”所具有的多样性——不同个体,乃至群体参与节日活动的目的和方式也是不同的。

7(99+)

关于节日所体现的地域差异性,王加华教授讲到,每个节日都充满了地域和族群特征,换言之,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习俗活动与规约惯制。此外,由于这些传统规定的存在,节日本就存在的“神圣性”也被强化。毫无疑问,节日的“神圣性”不仅来自人们在节日期间举行的诸如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及趋吉避凶的祭祀活动,还在于人们对节日及其习俗本身的认同、重视与崇敬之情,而“春运”的当代表现即是直接反映。不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代节日是与假日有显著区别的,而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形成和推广,则体现了“节日”向“假日”转变的趋势。

王加华教授还从节日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方面,对岁时节日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他认为,节日是在以家庭、家族、村落为单位的空间中渐次展开的,虽然人们的交往范围也被包裹在这一有限的区域内,但受节日活动的影响,该地理空间也会逐渐逐渐扩大,以至形成跨区域、超神圣的狂欢模式。

节俗活动在满足人们所追求之仪式感的同时,还于交往心理方面提振了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本能需要,从而促进了习俗规约的“强制”约束力,实现了建构与维持社会关系的实际作用,如平时很少联系的亲朋好友可以通过节日活动达到聚合性目的。节日在今天的变化也有利弊,前者主要表现在传统节日对人际交往关系和自然秩序的维系,尤其是春节,正越来越成为一年之中家庭成员团聚交流的最重要契机,而后者因传统节日的式微和没落而得以凸显,且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传统节日式微与没落,附着于节日之上的诸多集体性节俗活动失去依托;其次,时间节奏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工作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在节日期间与家人团聚;再次,通讯技术的发达,使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还有,节日越来越成为一种“被消费品”,“神圣性”内核被日益消减;最后,随着“节日”向“假日”的转变,节日的“个人性”日益突出,节日涉及地域范围扩大。

10(99+)

王加华教授还讲到节日的“公共性”与基层社会建构的关系。他认为,“公共”的性质、性格与属性、特征等,是与私人性、个人性、私密性等概念相对而言的,强调的是某种事物与公众、共同体(集体)相关联的一些性质,具有公有、公开、公益、公享等多方面的意义。在王加华教授看来,节日作为一种复合的时空载体,我们并没有对其进行认定,从而激活其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相反我们一直在放弃旧节日,创造新节日。那么,何谓节日的公共性,对此,王加华教授认为,节日的公共性蛀牙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节日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文化实践,每个人都是节日的参与者;其次,节日是一系列公共文化事项的组合,所有个人活动,都必须要在群体框架与习俗规制所规定的范围内展开进行;再次,节日的运行与组织,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要特征,节日活动的组织者,更多是出于公益等层面的考虑,而与经济利益无关;最后,节日是群体文化记忆共享与群体性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能够在个体、家庭、家族、村落社会、跨村落的区域间,建立起一种文化与心理认同机制。

通过我们日常就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律。通常,一个节日的参与者越多、组织(习俗规制)越严密,“公共性”也就越强,而不同性质的节日,则在形式和内涵上均存在差异。然而,基于公共性功能,通过人群聚合和社会交流可以为节日提供其存在的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动力所在。也就是说,节日同其他传统民俗文化一样,都存在“内价值”和“外价值”。

正如刘铁梁教授所言:“内价值是指民俗文化在其存在的社会与历史的时空中所发生的作用,也就是局内的民众所认可和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价值。外价值是指作为局外人的学者、社会活动价值、文化产业认识等附加给这些文化的观点、评论,或者商品化包装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等价值”。由此可见,“内价值更为强调俗民的主体性与民俗文化的精神层面内涵,外价值更为强调‘外在性’与实际经济利益层面。”由此王加华教授指出,传统节日对当下基层社会建构与治理效用的发挥,就是“内价值”发挥的一种典型体现。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节日文化建设中,不能只强调其对于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还应该发挥其对于国家与社会建设在精神层面的深层次价值与功能。最后,王加华教授讲到作为非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传承和创新。因此,民俗学也是一门大有作为的学问。

企业微信截图_20210514203718

就王加华教授的精彩讲座,孟令法博士总结到,王加华教授对于传统节日之四个特性关系的分析十分精准,而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变迁中,节日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意涵也因时代发展、个人(集体)需要、技术创新等内外因素呈现出新的内容,因而是需要我们民俗学从业者关注。付海鸿副教授在与谈中,首先对王加华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诚挚感谢,随后她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阐述了节日在基层社会的维系功能。她认为,作为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属性的自然与社会的复合体,既是秩序的表达,亦是情感的聚合。人们在逢年过节时不仅在互致问候,也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并由此感恩自然的赋予,而者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多元互动。实际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表达,表现了人们基于时间而对空间,进而对“人情”的期许。正所谓“乡愁”,在这种特殊时间节点最易体现。总之,王加华教授从特征角度对节日之于社会关系的阐述彰显了一种“叙事性”,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在交流与互动环节,有同学问到其关注的荣昌夏布纺织技艺对当地纺织者生活秩序观念的影响,与耕织图的社会功能是否一致时,王加华教授答道,和节日习俗相似,纺织技艺能够增进族群凝聚和文化认同。至于耕织图和耕织技艺的联系,他认为,两者的社会功能有所差异,前者具有教化之能,是有意为之的一种思想手段,后者则是具体的生产活动,它不仅是耕织图的模仿对象,更是耕织图产生之前的生存之道。因此,二者对人们生活秩序的影响定然不同,因为耕织图的教化功能需要推广,而耕织技艺本就存在于生产生活中,是一地之居民的生存技能。因此,从时间角度、交往劳动模式及地域结构和秩序来看,夏布纺织技艺对生产秩序的影响更为直接。由此,王加华教授还从白馥兰和李约瑟等汉学家对传统科技文化的研究中,论及经纬、时空及宇宙的关系,并自耕织技艺上升到国家治理,从而彰显了节日这一时空复合体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通过本次讲座,王加华教授为我们阐述了节日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基层建构与治理的功用,让我们对传统节日和新节日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于此,再次感谢王加华教授的精彩讲座,感谢参与本次讲座的校内外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

上一条:口述史与知青集体记忆
下一条:法学与社会学院成功举行“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和营商环境,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