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过度消费的“老员工创业”
时间:2015年12月16日 09:47 作者: 点击:
众所周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上涨,据教育部的统计,2015年大学毕业人数高达749万人。对于每年七百万以上的职场新人,市场显然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来消化他们,于是,在媒体的鼓动下,许多老员工还没有跨进创业的门槛就盲目创业, 似乎最让老员工趋势若骛之事早已不是就业,而是创业。
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创业,这样的创业具有含金量吗?正如我们询问老员工考研动机时常常提的问题,如果考研仅仅是为逃避就业压力和暂时待业的可能,那么这样的考研读研,意义何在?同理,当创业已经沦落到成为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逃避的出口时,这不仅是作为创业者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而现实的情况是,老员工创业成功者仅占少数,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创业的人数,也只占老员工的一小部分。看看那些被无良媒体宣传得无比成功的老员工创业案例吧:卖牛肉面的、卖米粉的、开餐馆的、开淘宝店的、做微商卖面膜的……当“创业”一词被人们过度消费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混淆的情况:我们很难分清“创业”和普通的“做生意”有何区别。
今天的老员工和众多创业者,让我想到上世纪的“个体户”。这些今天卖个牛肉面,明天送个盒饭的“创业青年才俊”不俨然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主动脱离体制,纵身跃入到市场经济洪流中的个体散户吗?其实,用“个体户”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们已经非常贴切了,如果非要故意将其称为创业,我认为这很矫情、很虚伪。 今天的众多创业者,尤其是老员工创业者,无非就是被打了鸡血的个体户,所谓创业,也不过是打了理想鸡血的下海。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我们却假装不知道,更假装的一点是,我们明明能从“创业”二字推知其内涵,却也选择避而不谈。顾名思义,创业的首要前提即是要有所“创造”或者叫“创新”,并且,创业团队要具有把这种创造性的进行商业化开发的能力。此之谓创业。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大部分老员工,根本没有达到能够创业的门槛,甚至可以说,没有达到一般工作岗位的职业门槛。
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教育和日常训练。想想那些可怜的孩子,每天繁重的作业、练习、考试,每一个字都得遵循标准答案,试问有时间去创新吗?同学之间充满了严重的竞争压力,考试排名、重点名校,无一不是争得你死我活,有半点机会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吗?至于现代社会的商业准则和商业精神,我在国内所有层面的教育授课内容中找不到一点它们的影子。如果靠这样培养出来的员工也能成功创业,那人人都能成为乔布斯了。
我听到过很多人的反驳:你说的问题是因为高考的指挥棒作祟。等上了大学后,气氛宽松,员工们自然会培养出创新、团队协作、以及商业能力的。这种论调就像中国的家长对于自己儿子那种不切实际的爱情期望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父母严格禁止自己孩子所谓“早恋”,严防死守,整得跟一小清教徒一样,而一上大学,立马期望儿子收获爱情,娶一漂亮媳妇回家。我想问,这现实吗?爱情真的不是买卖,这玩意需要多年的积累经验和熏陶,才能慢慢悟出门道,如果不早种下种子,你就只好等待晚一些开花结果。创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人生十八岁以前接受能力最强的年龄段,我们完全忽视创新与协作的训练熏陶,而妄想人格基本定型以后的老员工突然自学成才、具有创业能力,这种见解非常愚蠢。
在中国,连创业教父俞敏洪最近也吐槽说,中国老员工创业项目95%没有创新,他没说的是,即使在这5%具有创新的项目中,真正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少得可怜。我们的老员工从来就没有做好创业的准备,恰如他们从来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创业不过是他们以时间为筹码的一场与资本的对赌——甚至连对赌都谈不上,我怀疑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仅仅是在以此逃避必将面对的艰难时日。
一个创业者,如果他连职场求职者的素质都没有具备,连商业社会的基础能力都不具备,那他根本就不配谈创业。创业其实是另一种“打工求职”,当你不够优秀时,市场会炒你的鱿鱼。